本文深入解析了 DWC Ethernet QOS 驱动 在 U-Boot 中所提供的一系列操作接口(eqos_ops),包括启动(start)、停止(stop)、发送(send)、接收(recv)、释放包(free_pkt)、写 MAC 地址(write_hwaddr)和读取 ROM 中 MAC 地址(read_rom_hwaddr)等。文章重点拆解了 eqos_start() 和 eqos_stop() 两个关键函数的实现细节:从 MAC/PHY 复位、PAD 校准、PHY 初始化、注册描述符队列、使能 DMA/MAC,到停止时的数据处理完毕校验与资源清理。
本文基于 U-Boot v2025.10 中的 DWC Ethernet QOS 驱动,重点介绍了其 probe(驱动探测)和 remove(卸载)流程。文章从初始化私有数据结构、读取设备树配置、分配描述符和缓冲区、启动时钟、绑定 MDIO 总线等方面详细剖析 probe 的全过程;然后又说明了 remove 时的清理工作,如注销 MDIO、释放资源、关闭时钟等。
本文主要介绍了 NixOS 的基本概念与用途,说明其能利用多台机器协同加速软件包编译,并简要提及所需条件与配置方法,针对解决当本地机器无缓存可用(如自定义构建、非 x86_64 架构或缺少官方二进制包时),构建速度缓慢的问题。
本文记录了在 Proxmox VE(SeaBIOS 模式)下安装 NixOS 的全过程。内容包括下载 NixOS 最小镜像、使用 parted 创建 BIOS Boot、Swap、根分区,格式化与挂载分区,生成 configuration.nix 与 flake.nix 配置文件,编辑 GRUB、用户、软件包等系统设置,并通过 nixos-install 完成安装。文中还指出了缺少 BIOS Boot 分区导致 GRUB 安装失败的坑点及解决方法。
基于 ORVIBO CT30W,通过修改固件的方式刷入 ESPHome,实现支持格力 Kelvinator 协议的红外遥控器,支持接入Home Assistant进行空调的远程控制。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 Proxmox VE (PVE) 中使用 SR-IOV 技术实现 GPU 直通。详细讲解了启用单根 I/O 虚拟化(SR-IOV)以将 GPU 的多个虚拟功能分配给虚拟机的步骤,包括内核模块配置、BIOS 调整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排查。
ADMA2是一种数据传输机制,它通过在系统内存中创建描述符表来实现主控制器与内存间的数据传输。文章详细讨论了MMC控制器如何获取和处理描述符表,以及描述符如何管理数据传输的状态和标志。同时,文章还探讨了sdhci.c中与DMA相关的代码逻辑,解释了驱动配置和数据交互的过程。
字符贪吃蛇游戏,通过封装游戏逻辑为 Linux 字符设备驱动,实现以读写文本的方式进行游玩。为了更好地展现文本,且为了方便游玩,游戏使用网页呈现,使得该游戏不仅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进行控制,也可以在网页端在线游玩。
现在WordPress安装、更新插件或主题时都需要通过FTP进行,由于之前并没有安装导致现在无法更新插件了。想着FTP这么常用的东西应该不难弄吧,就着手开始折腾了,没想到还是踩了坑,故在这里记录一下在Debian下的安装过程。
通过desktop.ini为文件夹添加标题、学科、作者、标签、评论等摘要信息。